门客文学网 作文大全 《大会师》观后感(长文)

《大会师》观后感(长文)

观看完《大会师》,使我对长征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完整的认识。抚今追昔,缅怀先烈,借鉴历史,不忘初心。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大会师》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大会师》观后感近日,机关党委组织全办人员观看《大。

观看完《大会师》,使我对长征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完整的认识。抚今追昔,缅怀先烈,借鉴历史,不忘初心。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大会师》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会师》观后感

  近日,机关党委组织全办人员观看《大会师》电影,这是一部以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为题材的史诗电影,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历史故事。观看完这部红色电影,令人感慨,发人深省。

  《大会师》再现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光辉时刻,对百丈关、直罗镇、大渡河、腊子口、会宁城、山城堡等几场重要的战役浓重笔墨的细节描写,呈现恢弘震撼、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战争场景,生动展现了长征途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红军高层领导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敢于斗争,最终实现长征胜利,反映了以刘志丹、习仲勋为代表的南梁革命老区、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为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和奉献精神。

  《大会师》之所以感人,还因为影片不仅把笔墨用在关注领袖上,而且浓墨重彩地写出一批普通战士的命运起伏和情感故事。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征战,要靠具有坚定理想信仰的红军部队才能完成。一方面需要像毛泽东这样的军事政治领袖的领导和正确决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一个个普通士兵的英勇奋战。《大会师》就在展现领袖人物的同时,写出了诸如枣儿、书同、邓承武、石传一等一批青年战士投身革命参加长征,在红军队伍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动人故事。

  观看完《大会师》,使我对长征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完整的认识。抚今追昔,缅怀先烈,借鉴历史,不忘初心。我们要更加珍惜党的团结、人民的团结和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紧密团结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好新时代的长征之路!

  《大会师》观后感

  党指挥枪,枪杆子出政权,是战争年代革命者用血得出来的教训。影片中毛主席与张国焘在北上或南下战略发生了分歧,也是摆在所有革命者面前的问题:北上---抗日、南下---“吃大米”。在红一与红四方面军汇合之初,张国焘凭借人多枪好对刚刚经历多次围剿而疲惫不堪的中央红军不屑一顾,企图倚仗人多势众,用手中握的枪杆子要挟中央红军,在中央政治局召开一致决定的北上战略会议上阳奉阴违,故不执行决定致使战机延误,以此向中央要权力、要地位,最后公然带领队伍南下——另立“中央”。 南下失败导致红军损失惨重的教训说明“枪指挥党”的错误行经。毛泽东同志感慨说:“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决不允许枪指挥党。”这一“论断”令人印象深刻。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跟党走,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明确目标方向,才能走向胜利。

  当中央红军到达甘肃回族区时,阿訇带着当地所有的回族人捧着粮食,热烈欢迎中央红军的到来,为红军提供吃住,筹备生活物资等,回族兄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出对共产党人的爱戴,这种汉回一家亲深厚感情让人泪目。影片展现刘志丹、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陕北为穷苦百姓分田地,赢得当地老百姓的拥护与支持,为在陕北创建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为中央红军最终落脚延安埋下了伏笔。革命历史充分证明,人民的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党的力量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与共产党永远分不开的。

  一个个小力量的汇聚才能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影片中这个镜头每个人应该都是印象深刻的,在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与国民党川军的百丈关战役中,战士们打了七天,致使八万人打剩了四万人,其中主人公之一的书同,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时,只剩他一人,带着受伤的身体,没有放弃,一人过草地,坚定着信仰,一路北上,追随这红军的步伐,最终找到了队伍。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个人的信仰的汇聚,坚定不移的信念,才推动着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新时代的我们也要坚定信念,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身学好本领,掌握技能,为新时代下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大会师》观后感

  从电影院里看完《大会师》后走出来,已是午后时分。阳光斜斜地照在人流如织的街道上,留下了一地的金光闪闪。这一片旭日暖阳,和看完100分钟电影之后的我内心泛起的那份炽热一样,在乍暖还寒的春夏之交季节里,瞬间暖意融融了起来。

  红色经典电影《大会师》以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以四位主人公的亲身经历为线索,以逼真的场景再现了红军长征时期所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那一份过草地时面对红军战士陷入沼泽地死无葬身之地的绝望,那一份咬牙硬扛只能向上爬雪山的坚持,那一份面对敌军子弹飞来也不停止过铁索桥置己死地而后生的英勇,那一份相爱相恋却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里再难相见的无奈,那一份领袖高瞻远瞩的军事智慧和顾全大局的危机意识,在电影中以纪实的历史片段完美呈现给观众,委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讲述红军长征历史的红色经典电影。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应该怎么做,才能无愧于党组织所赋予的信任和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张国焘在这方面与党中央步调不一致,是电影中凸显的一个反面典型。在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汇合之初,张国焘凭借自身人多枪多、拥有八万多红四方面军将士的优势,对刚刚经历敌军多次围剿之后疲惫不堪突围的一万多中央红一方面军不屑一顾,甚至在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时一致决定的军事行动时保留意见,故意推诿并不执行决议,以致于最终延误战机,使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不仅如此,张国焘还多次向中央要权利、要职务、要地位,到最后竟公然带队伍南下另立“中央”,这种用“枪指挥党”的错误行径严重背离党的宗旨,属于严重的叛党行为,张国焘最终被钉在党史的耻辱柱上,供每一位共产党人警醒。

  由于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侵华战争,使中国国土相继沦陷,华夏大地生灵涂炭,逐渐沦为日本侵略者的鱼肉之地。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错误战略思想,使国共两党鹬蚌相争,在日军步步紧逼之下,国土被日渐蚕食。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共产党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史诗篇章,经过惊天地泣鬼神的八年抗战,最终在国际盟友的帮助之下,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大地。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是《大会师》给我最大的启示。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乃至一个国家,都需要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才能建设一个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让人民走上自由的康庄大道。

关于《大会师》观后感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门客文学网往后会继续推荐《大会师》观后感相关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