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客文学网 作文大全 《中华民族的人格》读后感范文(长文)

《中华民族的人格》读后感范文(长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民族的人格》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民族的人格》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华民族的人格》读后感1

传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也是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好东西。随着祖国科技的盛兴和经济的发展,许多中国传统可能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消逝,寒假里,我读了《中华民族的人格》一书,今天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大家都知道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是要吃粽子的,但可能会有些人对粽子的来历不甚了解,其实粽子还有别的名字,比如说有角黎、筒粽,并且吃粽子的传说还有祭拜祖先,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屈原等等,我就给大家说关于屈原的吧:公元前340年是屈原生活的年代,他是楚国大夫,当时楚国面临亡国,所以他在五月五日,跳入了汨罗江,人们非常悲痛,于是去吊唁屈原,为了他的身体不被鱼虾损伤,就用竹筒装米,后来人们也纷纷效仿,形成了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后来,屈原投梦百姓说:食物被蛟龙吃光了。人们于是拿酒倒进江里,把蛟龙弄晕了,而蛟龙最怕艾叶和五色丝线,于是就形成了角黎。就这样,粽子逐渐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食物。目前,全世界各地都有许多外国人在学习中国传统,我也希望自己能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领略其中的含义,体味里面的意蕴,并将中国传统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说到传统,历史非常悠久,但同样悠久的是战争。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始终忘不了那整整14年的苦难时光。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8月15日,整整14年的抗日战争,在这个时间段里,有我们数不清的中国同胞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些日本人拿小孩的腿骨做烟头,一些怀了孩子的妇女被直接枪杀。这些日本人是可恶的,卑鄙的,但我们的军人是伟大的,勇敢的。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我们的尊严,保卫了国家的领土。我们铭记英雄,我们铭记历史。

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不能仅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要多关注祖国的优良传统,继承并将他们发扬光大,坚决不让他们流失。

《中华民族的人格》读后感2

  读了一本短小的册子,张元济先生的《中华民族的人格》,前几日偶然看到的一集纪录片,让我认识了张菊老,这本书是先生在抗战一触即发的日子里编成出版的,书中讲述了几位中国古代义士杀身成仁的事迹,内容主要摘抄于《史记.刺客列传》,在国难深重的日子里发行这本书,张先生的目的十分明显,激励同胞不忘古国的传统人格,所谓杀身成仁,便是要明白在灾难近前,有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张元济先生何许人,大多数朋友可能比较陌生,虽然与民国大时代的学者相比,他并没有振聋发聩的名声,但他所做的事业绝对足以让他位列顶级大师,先生是商务印书馆的灵魂人物,虽然不是创始人,但名曰守成,实则开创,以学者先天的使命感,为商务后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通过出版业辅助教育事业,编排教材,出版最权威的工具书,先生相信教育的优劣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格,教育以此为目标就不怕复兴之日不会来到!张菊老其人可谓是嗜书成魔,平生还有一件同样伟大的事业便是收藏,校勘,整编,影印古书,读书人爱书的习惯在先生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利用商务印书馆的影响力和财力在乱世挽救古书于战火,绝对是功德无量,他自诩责任所在是为“古人续命”, 就是通过保护古书让中华传统智慧不会湮没于存亡绝续的灾难里,1932年松沪抗战,先生一手领略的用来安顿古书的东方图书馆被日本人纵火烧尽,上万卷古籍善本毁于一旦,战乱里古书与人背负的命运是一样的,但先生通过影印古书,把古老的智慧保留了下来,这很像是一个人的肉体被毁灭了,但他的人格却得以存续,在那个年代编纂和整理四散的古书绝非普通的读书人所能做到,庆幸有张菊老这样的大师兼有商人的头脑和文人的使命感,方能做成这不朽的事业!

  先生一生功德无量,得享天年,做过清朝的翰林,民国的校长,最后仙逝时年及耄耋,已是共和国成立的第十个年头,一生跌宕起伏,却始终以书为伴,世事如何变迁,不变的是读书人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感!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宁波天一阁,范氏一族把文人的情操熔铸成一个家族的使命,世代用生命守护那一楼的古书,虽然并没有做好弘扬传播,但守护之功远超过张菊老,很庆幸有这些伟大的前人做出这些不世之功,愿我们这些年轻人能懂得我们未曾断绝的历史来之不易,古老的智慧和传统精华远多于糟粕!“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中华民族的人格》读后感3

  读完最大的感受是,台湾有胡适是台湾之幸,也佩服蒋介石用人惜才之能力和心胸!

  --佩服胡适眼光的高瞻远瞩,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思想的与时俱进

  --基本认同他的所有观点,除了两点:他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但没有指出容忍的限度。另外对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说的太低。

  --另外此书名似乎不妥,应该是胡适部分思想更合适些吧?分享印象深刻的段落: ---人类之异于一切动物,即是会靠一颗脑袋两只手制造东西,发明火可以制造更多的东西,这是"文明"。在某种文明中所过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这是"文化",所以"文化"和"文明"有联系。

  --可是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最浅的是排外,其次是拥护本国固有的文化,最高又最艰难的是努力建立一个民族的国家。因为最后一步是最艰难的,所以一切民族主义运动往往最容易先走上前面的两步。

  --我到美国,满怀悲观。但不久便交结了些朋友,对于那个国家和人民都很喜爱。美国人出自天真的乐观与朝气给了我很好的印象。在这个地方,似乎无一事一物不能由人类智力做得成的。我不能避免这种对于人生持有喜气的眼光的传染,数年之间,就渐渐治疗了我少年老成的态度。

  我第一次去看足球比赛时,我坐在那里以哲学的念度看球赛时的粗暴及狂叫欢呼为乐。而这种狂叫欢呼在我看来,似乎是很不够大学生的尊严的。但是到竞争愈渐激烈,我也就开始领悟这种热心。随后我偶然回头望见白了头发的植物学教授劳理先生(Mr.W.W.Rowlee)诚心诚意的在欢呼狂叫,我觉得如是的自惭,以致我不久也就热心的陪着众人欢呼了。

  --我个人觉得只有希望教育的领导人多方面向青年们开导,使他们明了选择专门学科与将来的职业是一件事,选科与将来的职业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社会的需要,一个是我配干什么?这两个标准中,第二个标准比第一个更重要,因为社会的需要是跟着时代变迁的,

  --其实一切文明都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部分:材料都是物质的,而运用材料的心思才智都是精神的。木头是物质;而刳木为舟,构木为屋,都靠人的智力,那便是精神的部分。器物越完备复杂,精神的因子越多。

  --科学方法只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个字。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奉为定论。

  --

  二三百年问,物质上的享受逐渐增加,人类的同情心也逐渐扩大。这种扩大的同情心便是新宗教新道德的基础。自己要争自由,同时便想到别人的自由,所以不但自由须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界限,并且还进一步要要求绝大多数人的自由。自己要享受幸福,同时便想到人的幸福,所以乐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哲学家便提出"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标准来做人类社会的目的。这都是"社会化"的趋势。

  --三百年以前,培根说了句很聪明的话,他说,世上治学的人可分为三种,那就是,第一蜘蛛式的,亦是靠自己肚子里分泌出丝来。把网作得很美很漂亮,也很有经纬,下点雨的时候,网上挂着雨丝。从侧面看过去,那种斜光也是很美。但是虽然好,那点学问却只是从他自己的肚子造出来的。第二种是蚂蚁式的,只知道集聚,这里有一颗米,把上三三两两的抬了去,死了一个苍蝇,也把他抬了去。在地洞里堆起很多东西,能消化不能消化却不管,有用没有用也是不管,这是勤力而理解不足。第三种是蜜蜂式的,这种最高,蜜蜂采了花去,更加上一度制造,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是经过改造制造出新的成绩的。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蜜蜂的方法,是又学又思,是理想的作学方法。

  一个人有天才,自然能够使他的事业得到成功,然而有天才的人,却很少很少,天才不够的人,如果能用功,有方法的训练,虽然不敢说能够赶得上天才一样的成就大,而代替天才一部分,却是可以说的,至于那些各种科学上的大伟人,那差不多天才与功力相并相辅,是千万人中之一人。

《中华民族的人格》读后感4

中华民族的故事读后感

 这个星期,我读了一本能让我学到很多历史知识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华民族的故事》。   这本书讲述了汉族、回族、纳西族、蒙古族等多个我国的民族历史。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蒙古族的那些历史故事。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灭了金朝(女真族)并带领蒙古人打到了欧洲和非洲。成吉思汗死后,在忽必烈的带领下蒙古族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强大的元朝。   我觉得蒙古族之所以曾经那么强大除了英勇善战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像成吉思汗这样杰出的领袖。如果没有这些杰出的领袖,蒙古族就不一定会那么强大,会走得那么远。可见一个杰出首领对一个团体有多重要啊!后来的元朝之所以渐渐衰弱是因为元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没有那么杰出的领袖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当组长的那一年里,语文老师曾给我们布置过一项周末作业背诵第七课的最后一小节,也可以在周五放学之前背给老师听,但前提是要整个小组都通关才可以。结果在星期五放学之前,有些组员想要到星期一在背给老师听,而我和我们小组的另外一些组员却想在星期五放学之前就背给老师听,我们因此争论不休。于是我作为组长,进行了鼓励和说服的工作,最终我们组员达成了一致:答应在星期五就背给老师听。由于我们是第一个完成背诵的小组,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想这就是作为组长的带头作用吧。   虽然元朝已经远去,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前进,我希望我们拥有多民族的伟大祖国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

《中华民族的人格》读后感相关文章:

★ 创始人读后感

★ 《四世同堂》1000字读后感

★ 《信仰的力量》读后感

★ 教师花传书读后感2000字

★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

★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感

★ 彭林说礼读后感

★ 读书心得:2024忏悔实录读后感

★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读后感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读后感

关于《中华民族的人格》读后感范文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门客文学网往后会继续推荐《中华民族的人格》读后感范文相关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