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之江新语读后感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之江新语读后感篇1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在xx省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时,以笔名“哲欣”为《xx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撰写的232篇短评,后由xx人民出版社集结出版。这些短评,长则五六百字,短则不足四百字,谈人生,论管理,讲学习,说民生,文风朴实,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以小见大;明晰、简洁、坦诚、睿智,一股清新之风。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无论工作多忙,我坚持每天抽出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读一篇《之江新语》中的文章,并以此为鉴,三省吾身,深刻查找自己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觉得自己较以前心更静了,思路更宽了,对群众的感情更深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以前很多迷惑自己的问题,通过品读这些文章,逐渐豁然开朗做“读书”之人“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①“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②当前,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时代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既要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要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就需要多读书,读好书,且知行合一。领导干部要做“读书人”,“为政之道,务于多闻。”这里所讲的“读书人”和平常所说的“知识分子”有所不同,因为“知识”不包括“道德”,而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读书”的目的,不但要“明理”,还有更高的层次即包含“道德”在内的“求道”,所以“读书人”不仅追求“知识”,更追求“道德”。要了解一个城市,就看它的书店里有什么书;要了解一个人,就看他读些什么书。我们“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入到我们的从政行为中。”③做善于找准“支点”之人,工作可以分为事务性工作和思考性工作,事务性工作无需我们太动脑筋,只要按照流程和计划执行即可,因此事务性工作不是领导干部的核心工作。领导干部的核心工作是思考性工作,需要“八小时工作,二十四小时思考”。思考性工作所面对的对象复杂性强,因此更需要讲究工作方法。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领导干部要善于找准这个推进工作的“支点”。在工作中,能否及早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正确解决问题,可以检验一名领导干部的能力;能否从纷繁芜杂的现象中及时发现规律,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率先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可以检验一名领导干部的智慧。习近平同志在《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中指出“我们既要大处着眼,学习曹冲称象,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这头‘象’,置于构建和谐社会全局这条‘大船’上来定位和谋划,提出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同时,又要小处着手,学习庖丁解牛,关于从具体现象中把握客观规律,以有效抓手之‘无厚’,入关键环节之‘有间’,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抓好落实,取得实效”。我们既要高站位,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做好立竿见影、马上见效的“显绩”,更要做好铺垫性、长期性的“潜绩”;既要努力推进工作开展,更要保持工作的高质量。做“为民”之官“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④当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正在开展,在活动中,我们要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着力解“四风问题”,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查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整改落实。在这次活动中,自己的思想又一次得到洗礼——我们来自群众,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理应为民所用。“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群众最讲实惠,不需要对他们讲大道理,也不需要和他们不疼不痒地套近乎,他们希望干部能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事,事事牵心,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不及时有效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他们对干部的看法。在工作中,我们要有满腔的热忱,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有求知的渴望,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得到群众认可。做“慎独”之人“一名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就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⑤生活情趣无小事。党员干部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情趣,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大量案例表明,经济腐败与生活腐化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领导干部的腐化变质,很多是从生活上不检点、不正派起步的,生活作风出现问题后,权力就会成为获得金钱、美色的工具,从而坠入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深渊。可见,领导干部一旦在道德情操、生活情趣上打开缺口、出现滑坡,廉洁从政的底线失守势成必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⑥,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之江新语读后感篇2
在每个人的成长岁月中,伴随我们最久且让我们收获最多的应该就是书了。书籍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接人待物,带我们回溯历史、开创未来。品读好书,能让我们在烦闷枯燥时,心平气和、冷静思索;惆怅迷惘时,豁然开朗、砥砺前行。“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这是现阶段党员干部正在进行的一次学习教育,也是我进入公务员系统后的第一次深入学习,通过之前的手抄党章让我对共产党员的含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有了重新的定位,共产党员不是“荣誉称号”,它代表着责任和义务,意味着辛勤和付出。
最近借着“两学一做”的学习机会又重新品读了习总书记的《之江新语》,由于自己身份的转变,也对这本书有了新的认识。细细品味不禁会发现书中的每篇文章都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其中《多读书、修政德》一文就阐释了读书的重要性,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铺天盖地的信息以各种各样形式冲击着我们的眼球,也许很多人早已渐渐淡忘了书籍、远离了书籍,即使偶有兴致想要读上一本,也因为过于心浮气躁而无法静下心来读完。可见读书是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一项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公务员而言,读书学习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使命,读书可以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和纠正自己的思想,做一个有思想的公务员其实比仅仅有能力更重要。而且只读书还不够,还要读好书,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粗取精,读有所思、读有所获,这样才能将读到的东西为我所用,真正通过读书来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而《珍惜在位时》一文也让我感受颇深,“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倍加珍惜在位的时间,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其实,不仅仅领导干部要这样,我们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的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工作,因为是工作提供给了我们立足社会的平台。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当青春正以白驹过隙般速度渐行渐远,当大家都为了晋升而急于奔走、为了追求自我实现而躁动不安时,我们往往需要保持一种清醒,坚守一种主动、忠诚、敬业的品质,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不平凡的人生。很多时候我们常听到人们在抱怨,工作不如意、人际关系不简单、薪资待遇不丰厚,其实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给本来就寡欢的心情徒增一丝烦恼。何不如重振旗鼓,以百分百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时刻忠于党组织,我想这样塑造的事业、追求的人生,必定会给予我们丰厚的回报。
《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一文又让我们懂得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不管他们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有益于人民和社会,他们的劳动同样是光荣的,同样值得尊重。的确,当前人们在选择职业时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挑挑拣拣,认为有的工作清闲体面便趋之若鹜,认为有的工作又苦又累便避之不及。其实,职业作为我们谋求生存发展的一个手段,说小点是为了生存,说大点都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如果仅因为工作性质的卑微便得不到大家的尊重,那样未免略显不公和残酷。公务员准确的自我定位非常重要,要清醒认识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角色,克服平庸度日的不良风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出色的工作业绩,树立机关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之江新语》中总书记通过一篇篇短小精炼的文章为我们指出了经济发展及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读过之后,发现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尚需不断努力。作为年轻人,我们还需多读书、勤思考,把读书学习转化成一种自觉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创新思想观念、提升工作能力。
之江新语读后感篇3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为浙江日报撰写的专栏文章。全书简短精练,又生动活泼;思想深刻,又富有新意。短短三五百字,谈为政,谈为官,谈为人,篇篇要言不烦、意尽言止、有的放矢、直截了当。
品读《之江新语》,其中有一篇《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说到:“当干部的,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三个什么”的命题,深刻问出了党员干部既为党员、既为公仆,其应当具备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三问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问一问内心,入党究竟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正因如此,入党不能是有些人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不能是有些人为了寻求向上爬的阶梯,不能是有些人为了面子好看、名声好听,而应当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了实现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我们应当牢牢记住入党誓言,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觉悟,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从政甘于清贫,为民不遗余力,工作不存私心,办事不图回报,争取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所必须具有的入党初心。
问一问大脑,当官究竟要做什么。古有俗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语言虽通俗浅显,却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人为官,目的几何?是围着百姓转还是百姓围着转;是总找百姓坐炕头、唠家常还是百姓进不去、自己不出来;是把百姓挂在嘴上、记在心里、干在行动上还是把百姓挂在嘴上、把自己和家人记在心里、干在行动上;是大公无私、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是损公肥私、长坐深宫四十年?道理人人都懂,说起来都知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为官者,要端正为官动机,认清为官责任,履行为官义务,要明白权从哪来,为谁掌权,为谁用权,要认清“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领导干部,要做自己职责应该做的事,做人民群众希望做的事,做职业道德要求做的事;真正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才是能官、好官,而不是庸官、贪官。
问一问良知,身后究竟能留什么。习近平同志曾说:“平心而论,一个干部当到了县里的主要领导,就不能说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一个县,大则人口百余万,小则数十万,领导干部的职责不可谓不大,担子不可谓不重。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身后留什么,是领导干部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有的干部,不是立志做大事,而是把升官发财当作人生目标,把“乌纱帽”看成通向私欲天堂的敲门砖;有的干部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庸俗哲学,办事不公,滥用权力,挖空心思谋取私利;还有的干部觉得当官就是要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这样才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可光宗耀祖,荫及子孙。所以,这些人不是盯着问题抓工作,而是瞄着位子捞私利;不是靠真抓实干求进步,而是靠歪门邪道谋职位;更有甚者,跑官、要官、重金买官,到任以后再“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样的官,身后除了骂名和锒铛入狱,什么也不会有。古时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作为共产党人、领导干部应当留下的,不仅是干实事,出实绩,有益当前,惠及后代;还要以高尚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垂范世间,长留人心。一曰:留精神美德;二曰:留功劳政绩;三曰:留民心民意。此三者,也可大致算作“三不朽”了。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什么”这一重要命题,深刻剖析,砥砺自身,多问问内心、大脑和良知,明白究竟要为谁做、做什么、怎么做,争取“留得生前身后名”,不要“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才好。
之江新语读后感篇4
《之江新语》是领导在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间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写的232篇短论。这些短论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做人、做事、为民的方方面面,思考深刻透彻,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讲道理浅显易懂。在细细品读之后,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短论中除了谈及浙江省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之外,更多的是讲述党员、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如何提升服务本领?如何增强为民意识?如何加强党性修养?为当下党员、干部砥砺坚实作风、夯实理论功底、锤炼过硬本领、践行为民使命提供了努力方向。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无论是在理论学习上,还是为民服务上,甚至是工作作风上,都应该当好“领头雁”,立好“风向标”。
养成勤学善思的好习惯。领导在《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一文引用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对如何抓好理论学习指明方向,一要有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二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三要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领悟真谛。领导还强调要向别人学习、向典型学习。同时他指出,学习要真正做到“求知善读”,而不能专注于死读书、读死书,切忌生搬硬套、照抄照搬,强调“书呆子”现象要不得。对照领导有关学习重要性的要求,深感自己在学习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为此,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按照领导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做到求知善读,知行合一。
夯实为民服务的好本领。“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精通业务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要前提。要想做好群众工作,没有过硬的本领是行不通的。翻开《之江新语》,不难发现,所有短论都是在讲党员、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如何更好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那么,对于一名组工干部来说,提升业务水平、夯实服务本领是一门“必修课”,必须要把业务知识化作“筋骨”、融入“血脉”、刻入“骨髓”,磨练自身岗位硬功夫,自觉把服务水平提上去、把业务能力强起来、把政策运用活起来,争做业务上的“行家里手”,群众眼里的“得力干将”,让群众满意,让百姓信任。
锻造求真务实的好作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求真务实,就是要讲真话、办真事,出实招、奏实效。党员、干部要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中擦亮公仆本色,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工作态度,抓实做细每一项工作。在《之江新语》中,领导反复强调了求真务实的重要性。对于一名组工干部来说更要这样,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求真务实,用行动践行使命,自觉涵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精神,端正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肯干,只要是上级和领导交办的事,都要及时反馈,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之江新语读后感篇5
再品《之江新语》,正如炎炎夏日里的一杯清茶,沁人心脾,虽篇幅不长却耐人寻味。全书共收集232篇短论,是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文章。这些短论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做人、做事、为民的方方面面,思考深刻透彻,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讲道理浅显易懂,不空发议论,文风朴实。或赞美表彰,弘扬正气;或批评鞭挞,斥责歪风;或分析道理,揭示规律。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学习,党员干部坚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人的话告诫党员干部,“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认真干事,怀着如临如履的心态保持干净。”
学习重在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王国维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一是要有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二是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三是要学有所悟,领悟真谛。
学习要讲方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永无止境,既要苦学,也要善读。一方面,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抓不住实质,把握不住精髓。学习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学之思之、闻之见之。
学习贵在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学习和实践的表率。”《之江新语》中,谈学习的文章有不少。书中指出:有一些党员,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虽然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也经常读书,但死读书,读死书,生搬硬套,纸上谈兵,华而不实。要求领导干部充分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和现实的确切真实,注重研究新情况,认真分析新问题,积极寻求新对策,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实实在在地做事情,尽心尽力地干工作,而不是热衷于追求热闹,只摆花架不种花,只摆谱架不弹琴。
品读鉴赏之余,深感愧疚,自己还需在求学之路上不断努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自身修养,勤读书,苦钻研,求知善读,知行合一。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断实干,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推进中华文化自信发展。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驾齐驱,把“四个自信”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文化工作,他在《之江新语》里这样写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不忘初心,突出群众所需。纵观全书,涉及群众、人民主题的文章比比皆是。如“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突出的位置”“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善于同群众说话”等。
作为文化战线的一名干部,更要深刻认识到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要积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注重关注群众的心灵以及精神层面,研究分析群众最迫切需要的文化给养,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为提升文化自信打牢坚实的群众基础。
不忘初心,讲好文化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讲好文化故事,一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成为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二要结合新技术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形成异彩纷呈的文化繁荣景象。三要以内容为王,坚持立足地方特色,突出地方风格,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四要注重媒体作用,做好文化的宣传工作;按照新兴媒体的特点,加大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场合,发出中国声音,讲好文化故事,弘扬中华文化。五要精准调研,做好文化精准扶贫,使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让更广大人民群众受益。
不忘初心,继续文化育人。习近平在文中特别强调,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
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文化建设也要“从娃娃抓起”。面对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价值观多元化的现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综合素质和未来文化建设的水平。改进学校教材、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等,已成为培养未成年人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文化部门和高等院校要努力培养一批优秀文化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文化理论素养,深入基层进行文化方面调研,了解文化一线的真实状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培养一批优秀人才队伍。
引进外来优秀文化人才,流入新鲜血液,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国内国际交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力强劲的创新人才队伍。
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不忘记录,善于总结经验,坚持朴实文风成风化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风体现作风》一文中提到,文章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之江新语》言之有物、言之精炼,即为范本。一是短小精炼。《之江新语》232篇短评朴实、凝练、深邃,232篇文章仅20万字,平均每篇800余字,短小精炼,一字一句功效尽显,让人耳目一新。二是引经据典。既有警句,又有俗语,展现出博览群书的深厚功底及良好的知识素养,彰显出对社会各阶层的深入了解和对现实社会百态的独到见解与态度,让人读后受益匪浅、倍感亲切。三是朴实自然。观点论点独到,言辞实际客观,句句铿锵有力,字字落地有声,对如何做好实际工作及为官从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针对性。四是深入浅出,以小见大。针对社会生活和日常工作中具体事件、现象、问题,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结合自身感触、观点展开一事一议,如“敢于负责,善于负责”“做人与做官”“文化育和谐”等,主旨明确,旗帜鲜明,具体实在,句句深入人心,使人信服。
“一山一水,一步一履总关情。”一年前,当习近平总书记再踏上杭州那片热土,心中依然对这座秀美的江南城市怀有一份眷恋和情感。此刻再品《之江新语》,对人生又有新的启迪和感悟,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大家可以参考小编上面的之江新语读后感5篇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如果您喜欢,喜欢推荐给大家哦,我们网站会为您提供更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