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朝鲜战争读后感【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朝鲜战争读后感
在这个炎热的假期,我读了一本厚厚的书-《朝鲜战争》,读完后,我觉得这个夏天变冷了。
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们追求和平,可是战争却无处不在,大到将一亿人送入天堂的二战也不能使好战的人停下脚步。二战后对于结果不满的美国又开始发难,于是又一场战争开始了。
朝鲜战争,是我们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人民渴望来之不易平静生活,军队也是极需调整休息。国家工业制造水平受战争的影响基本为零,人力物力极度匮乏。国内的新疆、台湾问题还待解决,国外不少国家并不承认新中国的成立。可以说,我们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是急需展现和提高的。面对美国强制使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及对中国多次发出不准超过38线强烈声明的不理睬,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喊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雄赳赳,气昂昂,坚决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半岛,从此开始了长达近3年的艰苦卓绝感天动地的抗美援朝战争。
在朝鲜战争中,中朝以一百一十万人打败了联军一百二十万超级大军,也打败了美军的不败神话。说到朝鲜战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国士兵。志愿军虽然衣着简陋,饥肠辘辘,但就是这样,他们能够穿着单衣,在大雪地中埋伏数天,哪怕最后被冻死在阵地上也不后退一步!敢徒步追击美军的坦克、冒着无数飞机大炮穿过死亡屏障、用胸膛挡住敌人的枪口、在大冰河上一个接一个用身体滚过雷区,为部队开路。每一个都那么年轻,却牺牲得惊天动地。正因为他们的英勇,三年后,战争终于停止在了它发生的地方。
其次,在志愿军的背后,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时刻支援他们:在前线,朝鲜人民顶着炮火为志愿军送食物,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子看待,拿起斧头,木棒,甚至菜刀冲向联军,保卫祖国;在祖国的东北,无数人民,志愿军家属在家里做炒面,支援志愿军。志愿军四十二军就是从齐齐哈尔出发的,我们的祖先,可能就在他们的队伍中,一家人一起努力,打走美军,这样才体现出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
最让我感动,也最让我难忘的,是战争的最后时刻。停战谈判结束,距最后时刻两小时前,一个士兵冒着炮火将停战的消息送往前线,一个个炮弹在他身旁爆炸,他刚把消息送到就牺牲了,仅差两小时。最后两小时,双方把所有的弹药尽力打出,证明自己的强大,好像又发生了一场大战。停战的那一刻终于来了,那是成千上万人民以及军队一直盼望的事,没想到一盼就是三年。那一刻,没有一丝动静,一种奇特的寂静后,双方他探了头,让后一起欢呼,庆祝,赠送礼品,他们之间拼过命,有分歧,语言不通,但他们都懂得和平,盼望和平。
朝鲜战争的胜利,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宣告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宣告四万万中国人民真正的站起来了;宣告积弱积贫的中国正以崭新姿态昂扬的斗志,向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朝鲜战争的胜利,为我国提供一个长时间的发展期。也就此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机遇期,使得中国的发展速度快之惊人,发展成果惠民惠邦,人民生活水平空前的提高,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篇2】朝鲜战争读后感
朝鲜战争是1950年6月爆发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它原是朝鲜半岛上的北、南双方的民族内战,后因美国、中国、苏联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而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王树增的《朝鲜战争》生动地记述一场战争的历史,并且深刻地记述战争中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
王树增在这本书中着力刻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形象。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援助朝鲜,保家卫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俞1950年10月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在各大战役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1952年10月进行的上甘岭战役。“联合国军”在面积不足四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发动了该战役,猛烈的炮火攻击使山头几乎被削低两米。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不断反击,牢牢的守住阵地,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冲向敌人中心火力点时,手榴弹用尽且身体多处负伤,危急关头,他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为后续反击部队的冲锋开辟了道路,而他却英勇牺牲。黄继光为了战争胜利,民族大义,有着必死的决心,必胜的信念,从容就义。
以黄继光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使朝鲜战争最终得以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进一步巩固了新生政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举动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点点滴滴。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按照预谋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日本,以此为借口。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并炮轰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晚,驻扎在丰台的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在双方交涉之际,日军突然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县城。驻守当地的第29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七七事变爆发后,驻守当地的中国军队面对日军的嚣张气焰,同仇敌忾,第29军司令部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增兵华北,进攻北平,天津,第29军副军长冬麟阁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他激励广大将士“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激战中冬麟阁壮烈殉国,132师师长赵登禹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将有必死心,士无偷生念,中国军队有如此坚定的决心,如此伟大的精神,这仗怎么可能打不赢?
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起反抗侵略者。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战争中,根据地军民运用智慧,广泛开展伏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归国参战。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抗日战争之前,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给日本侵略带来了契机。日本这一海岛小国竟敢进攻如此一个泱泱大国,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国民党统治下中国精神的乏匮。然而在战争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高度发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再加上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最终成功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无论是在朝鲜半岛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还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抗日战争都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才是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表现在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在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篇3】朝鲜战争读后感
《朝鲜战争》是王树增作家历时4年时间创作的纪实文学。本书揭露了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争中的狼子野心,展现了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在及其艰苦的战争条件下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精神,记录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令全世界瞩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元帅。通过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也打出了中国边界几十年的和平,赢得了世界人民的美誉。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国最多、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历时三年多,战争的起因是美帝国主义要瓜分朝鲜,进而要消灭共产党的狼子野心。
二战期间,朝鲜是日本的殖民地。二战快结束时,即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签定秘密协议,会议决定应该由美国、苏联、中国(国民党政府)和英国对朝鲜实行国际托管。在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美国又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把朝鲜分为两半,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提议,得到了苏联的认可。由此演变后来朝鲜半岛分裂南北阵营的导火线。
从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韩在"三八线"附近共发生2000多起纠纷。这种武装冲突不断升级,终于于1950年6月25日大规模的冲突在"三八线"上爆发了。北朝鲜声称,"南朝鲜李承晚军队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动突然袭击,这次战争是美帝国主义蓄意发动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来说,是抗美卫国战争"。
美国大规模介入朝鲜战争的真实目的并不在于一个遥远的南朝鲜,而是在于美国在整个远东的利益和与苏联冷战对峙的需要。美军麦克阿瑟攻打北朝鲜的计划在没有得到联合国通过的情况下就出台了,他说,即使苏联和中国参战,也要把战争打下去,以此“把亚洲处在萌芽状态的共产党政权通通消灭掉”。这就是美国的狼子野心。
通过阅读《朝鲜战争》这本书,我的体会有以下三点:
一、当机立断,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北朝鲜与我国东北地区相邻,一旦美军打到鸭绿江边,对新中国形成巨大的威胁。唇亡齿寒,是妇幼皆知的道理。党中央密切关注朝鲜战争。
1950年10月1日,就在我国欢度国庆之日,金日成给毛主席写信请求援助。他在信中说道:……自9月中旬美军在仁川登陆以来,对我们已造成很不利的情况。敌人利用上千架的各种飞机,不分昼夜地轰炸我们的前方与后方,我们兵力和物资方面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敌人登陆部队与南线部队已经连接在一起,切断了我们的南北部队,如果敌人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及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10月1日晚上,毛主席紧急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对朝鲜目前的局势和金日成的请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10月2日凌晨2时,毛主席又给在东北的高岗、邓华发出急电,要高岗速来北京,要邓华的边防军随时待命出动。10月2号下午,毛泽东在会上说:主张出兵与不出兵说的都有道理,但“朝鲜的形势已如此严重,现在不是出兵不出兵的问题,而是马上就要出兵,早一天和晚一天出兵对整个战局极为重要。今天先讨论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是出兵时间,二是谁来挂帅。”“挂帅人选原先考虑派粟裕同志,但粟裕确实有病”。常委几个同志又考虑派林彪来挂帅,但林彪不愿挂帅。毛主席的警卫员看到主席又睡不着,就背诵了一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一语点醒了主席,毛主席马上派专机到西安接彭德怀到北京开会。彭德怀主张立即出兵到朝鲜作战,他临危受命,作为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司令,出征朝鲜。彭德怀认为:“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他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他的胃口,向他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们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毛主席对彭德怀的观点及其赞赏。经过几天的作战部署,10月9日彭德怀飞抵沈阳,对出兵朝鲜做了动员讲话,他说:“这次入朝与美军作战,和国内战争不一样,美军在朝鲜有一千多架各型飞机,这将严重影响我军行动。我军装备太差,周总理已飞往莫斯科,和斯大林商谈空军掩护和武器装备问题”。但苏联的援助迟迟没有落实。经过中央领导反复讨论,最终做出决定:即使没有空军掩护,也要立即出动,抢在美军的前面,至少在朝鲜境内占领一片可以部署部队的地盘。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中朝边境的界河-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以弱胜强,打败美帝的狼子野心
就在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当日,平壤已经沦陷。由于美军飞机底飞侦查,志愿军为了不暴露行踪,只能夜间行军,白天躲在雪窝子或树林里。
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响。当天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北镇对"联合国军"发起突袭,用了一个多小时夺回了温井,联军并未料到中国军队会在联军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的情况下发动进攻,而且此前联军也没有收到任何中国军队已经跨过鸭绿江的情报。联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
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打响,志愿军第13兵团于清川江战役攻击并击退南韩军队第二集团,然后击退美军第2师。这里重点要说说三十八军的志愿军战士。 为了能击溃退逃的美军,彭德怀司令命令三十八军一一三师最好能在一天之内,到达敌人的后方,堵住敌人的退路。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一一三师还是创造了奇迹。一一三师若是穿插不到位,没能堵住溃退敌军的后路,所有计划都会崩盘。英雄的一一三师不辱使命,一晚上走了140多华里,提前五分钟穿插到了敌军的后方,就像钢针一样堵住敌人的退路。 而坚守松骨峰的是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团长是刚刚打完飞虎山阻击战的范天恩,他们执行的是诱敌深入的任务。期间接到命令,打击迎面之敌。范天恩命令一营占领松骨峰。战士们还没来得及修筑工事,大批的美军就顺着公路来了。这是南撤的美军第二师。志愿军战士忘记了饥饿和疲劳,一营三连的战士首先到达松骨峰这个小山岗,立即投入战斗。朝鲜战争中一场最惨烈的战斗就这样开始了。美军共发起5次冲锋,动用了30多架飞机,10多辆坦克,把整个小山岗都打翻了,战斗持续了8个多小时。最后志愿军战士子弹打光了,与敌人开始肉搏,死死地拖住敌人,使我们主力部队赶上,全歼了敌人。在这次战役中,三十八军贡献最为突出,他们截获了大量物资,击退了一波波凶恶的敌人,令彭德怀大为赞赏,彭德怀还特地为三十八军写了嘉奖电报。“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1950年12月6日,中朝军队收复平壤,并把联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初步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朝鲜战争经过5次大规模的战役后,1951年7月10日停战谈判开始,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正式停战协议于1953年7月生效。在朝鲜战争中,我志愿军战士为了胜利,为了新中国的荣誉,他们在及其恶劣的条件下不畏困难、不拍牺牲,顽强作战,打出了国威,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抗美援朝的胜利是用无数条鲜活的生命,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
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烈们敢打必胜的优良传统
今天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美国亡我之心不死,不断地挑起事端。近几年美国发动贸易战打压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目的是想破坏我国2024年提出的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和机器人等领域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我们要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敢打敢拼,永不服输的精神,像当年志愿军战士一样,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与美博弈、对美斗争中求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篇4】朝鲜战争读后感
《朝鲜战争》是一部战争著作,作者是国家一级作家王树增少将,该著作讲诉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次举世瞩目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涉及到北朝鲜和韩国,其背后还牵涉到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这场战争是建国后我国第-次直接对外作战,也是与当时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军进行作战,通过这场战争,我们打出了国威,也打出了几十年的边界和平,使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一、不畏强权,出兵朝鲜。
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从八国联军到九一八,再到七七变列强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略中国,固然因为中国积弱已久,国力不振,更主要的是中国政府没有一种坚决抵抗外敌入侵的意志和决心,这种妥协退让的态度,使得列强们认为中国软弱可欺而更加肆无忌惮。朝鲜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场对外战争,而且是一场国力和武器装备十分悬殊的战争,主要对手是建国二百年来战无不胜的美国,他们的军队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装备,有着世界_上最强大的空军和海军。而当时的新中国,刚经历战乱,百废待兴。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极为落后,既无制空权也无制海权,因此美国政府及其将军们不相信中国会出兵,而且也没有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他们认为中国军队如此劣势的装备,只会到战场上白白去送死。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向中国边境推进时,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放话,“我要让亚洲共产党国家血流成河”,“不能期望联合国军在鸭绿江边停止不前”,按照常规思路,美国对中国不敢出兵的分析判断是正确的,依据也是充分的。但中国与朝鲜一衣带水,“唇亡齿寒,户破堂危”,如果让美国占领了全朝鲜,中国与朝鲜接壤的1000多公里边境上面将要面临强大的敌对势力,如何能够安心搞建设,因此,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魄,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号召下,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出兵朝鲜,直接与当时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面对面较量。
二、以弱胜强,中朝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尚未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对阵的时候,他们对中国军队的认识恐怕还停留在旧中国的北洋军阀上,认为中国人的军队不堪一击,然而他们得到的回应却是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的惨败,美军朝鲜战争指挥官李奇微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道:“中国军队来了,我们的灾难也降临了”,因为这支军队有着他们从未见过的英勇无畏,当美军士兵看见中国士兵突然在大雪中出现,有人脚上连鞋都没有,在零下四十度的气温中,这看上去简直如同一种幻觉,美国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志愿军能够忍受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和饥饿,为什么能够在阵地上战斗至最后一人。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用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武装起来的,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民军队,其高昂的斗志和士气是美国军队远远不能企及的,正是这种高昂的志气和斗志,产生了令人生畏的力量,使我们的战士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为了胜利,我们的战士可以在烈火焚身时一动不动,可以用自己的胸膛去堵机枪的枪眼,从而创造出按常规思维难以想象的奇迹。朝鲜战争历时三年,原本有着巨大优势的美国却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并最终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继任联合国军司令官的美国四星.上将克拉克哀叹:“朝鲜半岛的战争,是我们美国在一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因而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痛苦”,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元帅却豪迈的向世界宣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三、与美国较量,中国从此步入大国行列。
通过抗美援朝,中国维护了自己的国家利益,极大地遏制了美军的嚣张气焰,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和宝贵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自朝鲜战争以后,中国才开始真正步入世界大国行列,美国从此将中国视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有了朝鲜战争的经历,曾经说要对志愿军进行屠杀的麦克阿瑟,后来在评论中印边界冲突时说,“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1967年4月,侵越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上将建议约翰逊总统在越南战场上增兵的反问,“我们增兵对方不能增兵吗?”,“如果武元甲要求中国派谴志愿军,情况会怎样?”威斯特摩兰半天才说了一句,“那倒是一个大问题”,也因此美军没有越过北纬17度线直接攻击北越。这场朝鲜战争,中国一洗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屈辱,从此没有人敢于忽视中国的存在,没有人敢于无视中国的立场和利益。
60年前爆发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国最多、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朝鲜战争是一场充满现实感的战争:六十年来,朝美“战争”从未结束,还有更多的政治力量卷入。现代政治的牌局似乎六十年前就已布阵。朝鲜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充满现代战争的特征,也是一场国际政治的生死搏斗。
【篇5】朝鲜战争读后感
其实我并没有看懂王树增的《朝鲜战争》,一开始读它,只是因为她的书名带给了我很多思考。
一提到战争,我总是不由得想起老一辈人的话“现在你们的幸福,都是曾经人民用鲜血堆积起来的”,我的眼前好像总是浮现,那些在夜晚驻守,吃着树皮,光脚踩在雪地,衣服被炮火熏染的缓缓站立的身影。
朝鲜战争,就是一本被尸体和鲜血所写成的历史。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战争的电影电视看的不少,小时候的我明白,电视里的都是特效,演员也不会真的受伤。但是长大后渐渐的就会想起,真的有成百上千的战士是死在黑夜里。我不止一次的为这些义无反顾的身影模糊了双眼,那些战士们又能有多大的岁数呢?每个人都可能曾是活泼,开朗,又或是腼腆,可能他们也只是一个害怕黑的大男孩罢了。但在面对敌人时,他们又那么英勇不屈。正如王树增所写的那样:“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还有过这样的士兵。他们值得让今天的中国人和中国军队知道,知道生命能够拥有多么光辉的力量,知道生命在被敌人的炸弹、炮弹、子弹甚至刺刀戕害的那一瞬间竟是能够英勇不屈的。”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被他们的觉悟深深震撼到。
我看不懂军事,不懂战术,但是我却能读懂书中热血。明明没有空军,条件艰苦,没有后勤补给。白天不能进攻,只靠血肉之躯与美国人的飞机,坦克搏斗,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只因为他们是中国人,是人名志愿军,他们以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敢于战斗的大无畏精神,在冰天雪地中,在汉江两岸,在各种战场中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军猛烈进攻。
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精神,才使得各种海外侨胞,纷纷回报祖国卫国效力,这才促成了后来国家和平,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从小我们便生活在和平中,但是中国的和平是前辈们用生命砸出来的。世界上还有很多的国家在被战火所保卫,我深深的意识到世界和平到底有多么大的意义。读完《朝鲜战争》后,对于参战的各种细节我已没有争论的兴趣,阅读中我总是跳过那些复杂的战术,但让我总是会细细翻看,然后一次次泪眼模糊,被那些无畏可敬的生命而感动,这才是生命的赞歌。我感到这些描写战争的书很重要,他为我们这些生在和平中的人重现过去,更重要的是,展望了未来。那些书中所赞扬的民族精神,必将影响到我们青少年的未来。花了几天时间,我也应该感谢作者,让我能在《朝鲜战争》中认识了那些革命先烈们,他让我了解到,一个民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的英勇不屈的精神。
再看看现在的国际形势,很多国家依旧在虎视眈眈。但是我们更应该与他们和平共处,用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战争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是啊,合上书后心中最深的想法,依旧是老人口中那句“和平才是第一位的”。
【篇6】朝鲜战争读后感
阅读完王树增的《朝鲜战争》,我不由得留下了感动与自豪的泪水。遥想1953年签订的《朝鲜战争停战协议》,那是上百万的敢于赴死,为祖国甘愿献出生命的战士用生命凝聚成的。而如今,他们许多都已湮没在50年的风风雨雨里,但我相信每一位战士的名字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这金色的光芒,永垂不朽。
朝鲜战争的历史,是上百万志愿军战士用鲜血与青春写就的历史。一想到一个个数字背后的鲜活的人,我没有办法不为战争中逝去的生命而悲哀。那些波澜壮阔史诗般的战争固然辉煌,我却总在这胜利的背后感到道不出的悲伤,为那些为我们共同的祖国奉献青春的生命一次次落泪。眼泪涌出的一刻我才明白,我们拥有如此多勇敢的、活泼的、可爱的、坚强的、无私的战友,他们就是鲁迅笔下“中国的脊梁”
我看过许多军事方面的书,也看过不少影视作品,比如《集结号》《反恐利剑》,里面的士兵于朝鲜战争中的士兵同样勇敢,但在我的心灵深处,却是第一次被《朝鲜战争》中的战士所震撼!在朝鲜战争中,百万志愿军战士冰雪炒面食不果腹,在无海空军配合,装备落后的极端劣势情形下,誓死抗击敌人,用不成功便成仁,坚决把敌人打入地狱的浩然正气,不畏死亡,勇敢杀敌。战士们以生命为笔为中华民族书写了万古长青的历史华章。
可以想象,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空军,没法应对敌军飞机的轰炸,要完成一次包抄,只能靠两条腿和美国人的坦克赛跑,敌人走公路,志愿军只能翻山越岭。因为缺少火炮支援,没有防空手段,实际作战效果与战术意图相差甚远,伤亡很大。在1950年的冬天,气温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志愿军却很多没有棉衣棉鞋,食物也很少,非战斗减员人数极其惊人。后勤补给这个问题一直贯穿朝鲜战争始终,冻死的,饿死的,伤病得不到治疗的战士不计其数。但在这场让世界震惊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在冰天雪地的盖马高原,在长津湖畔,在下隅里,在汉江两岸,在上甘岭上,一次次抵挡住武装完备的敌人的猛烈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那视死如归、不惧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给中国更给世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一笔精神财富。大批海外知识分子正是通过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认识到了新中国的强大,纷纷回国,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力量。
读完《朝鲜战争》后,对于战争各方的得失成败我无法评判,对于参战的是非功过我也无法争论。但是,书中那些可敬的战士总是让我一次次泪眼模糊,他们的无畏无惧是凛凛大国之军威,是长存人类亿万年之精神。我感到,生动真实记述一场战争历史很重要,但深刻记述战争中一个民族的精神更重要,因为前者是“昨天”的事情,而后者会在今天传承,并将影响到我们的明天。我在《朝鲜战争》中认识到一位位可敬的先烈,并重温到一个人、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无论多么劣势都不能放弃的不屈精神,今后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对于任何困难都不放弃。迎难而上,这是中国人骨子里刻下的基因。
综上所述,介绍关于朝鲜战争读后感就到这里结束了,注意,选择正确的方式,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希望我们的介绍能帮助到您,更多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