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客文学网 实用论文 2024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汇总(多篇)

2024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汇总(多篇)

雖然國家現在非常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爲此也頒布過一些政策,但由于受多方面的影響,很多貧困偏遠的鄉村根本無法執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收集的2024年留守兒童調查報告範文彙總,歡迎閱讀。  範文1。

  雖然國家現在非常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爲此也頒布過一些政策,但由于受多方面的影響,很多貧困偏遠的鄉村根本無法執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收集的2024年留守兒童調查報告範文彙總,歡迎閱讀。

  範文1

  一、調查登記表

  調查時間:

  調查方式:走訪

  調查人:

  調查地點:略

  留守兒童家數:13戶,

  留守兒童人數:26人

  總戶數:33戶

  其中有4戶一位老人帶3個小孩,有5戶一位老人帶2個小孩,有4戶1位老人帶1個小孩。

  其中未滿周歲的留守兒童:2人;學齡前的留守兒童:6人;學前班—四年級:11人;五年級—六年級:7人。

  二、調查感受

  “孟母三遷”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言傳身教”這一成語也有很多人知道。但就此次調查情況看,在我們這個村組真正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屈指可數,真正做到的更是寥寥無幾。推而廣之,在中國像我們這樣的村子還有很多,比我們村經濟條件差的還不可計數,可想而知: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确實多,并且情況不容樂觀。

  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大多都是爲了養家糊口,爲了孩子讀書而背井離鄉出外打工,但這裏面也含有個别怕吃苦而将重任交給來人的青年夫婦。他們有些一年回家一次或兩次,有些甚至幾年才歸家一趟,隻是按時寄一些錢讓小孩生活、學習,有時寄一些衣服或玩具來“滿足”這些留守兒童的物質生活。須不知正當這些父母自認爲給了孩子富足的物質生活時,這些留守兒童的精神生活卻空虛得像一張白紙,他們很少享受到父母在身邊的那種溫馨與快樂,他們隻能用電話線來寄托他們的情思,抑或在電話旁,在夜裏,在父母牽着孩子小手玩的電視片前淚流滿面。

  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對人的行爲習慣,對人的思想認知,對人智力的開發都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這些留守兒童,這些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整天面對的卻是沒有文化的,已跟不是時代步伐的,思想已落伍的,身體裏甚至還流淌着封建社會血液的老人。在這些老人的“熏陶”下,這些留守兒童又怎能從小養成愛祖國、愛學習的行爲習慣呢?他們又怎能知道“狼來了”的故事,又怎會明白飯前便後要洗手,朋友夥伴要團結呢?走訪中我看到他們一個個臉上滿是污垢,找不到一點白淨的皮膚,身上的衣服像抹布,那個樣子比魯迅筆下的阿Q還要讓人心酸。他們整天隻知吃飯,隻知和夥伴在肮髒的地上打鬧,在有青青禾苗的田中捉青蛙,或者和夥伴打架,或者跑到别家梨樹上摘梨子。

  我記得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有言:“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将來要肩負起保國、興國的重任,因此人才的培養格外重要。

  一朵奇葩,沒有雨露的滋潤,她将永遠不會美麗動人。

  一個蓓蕾,如果你希望她迎風綻放就需要細心栽培。

  一棵小樹,如果你期盼他成爲淩雲之木就應該用心澆灌。

  一個小孩,如果你渴望他有雄心壯志,成爲國之棟梁就必須精心教育和引導。

  一個人總是需要有人去發現、去欣賞、去啓發。即使是千裏馬,也需要有慧眼識才的伯樂,再醜陋的石頭隻要用心雕琢,也可能成爲精美的工藝品。然而那些老人能堪當如此重任嗎?他們對于這些又懂多少,他們能走近、能了解他們孫子、孫女的心嗎?他們不能!他們有時甚至就像《邊城》中的爺爺和孫女,雖然天天在一起,雖然相依爲命的他們彼此愛得很深,但他們卻缺少必要的理解和溝通。

  錢,固然重要,但好好地培養下一代更重要。因爲這不僅是個人行爲,也是一種民族行爲和社會行爲。父母不能隻顧眼前利益,不能認爲培養教育孩子隻是學校的責任。其實,你們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曆史上很多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他們明事知理的父母開導他們。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們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愛有時是孩子們成功的催化劑。因此,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至少應有一個陪在孩子身邊教育、開啓、照顧他們,使他們小的時候就受良好行爲習慣的熏陶,養成愛祖國、講文明、有骨氣、有正義感的品德。父母要做真正對孩子負責,對國家盡義務的,合符時代要求的父母。

  雖然國家現在非常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爲此也頒布過一些政策,但由于受多方面的影響,很多貧困偏遠的鄉村根本無法執行,有些地方執行了,問題也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很多人由于缺少文化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其實,留守兒童這個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必須引起全社會熱切關注的問題。我認爲“留守兒童”這個話題完全可以和“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相提并論,甚至可以說“留守兒童”的問題就屬于“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一部分。

  範文2

  調查内容:農村留守兒童

  調查時間:20××年××月—20××年××月

  調查目的: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情況的調查,對問題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調查地點:

  調查方法:教學工作參與、走訪、訪談

  随着農村父母離鄉進城打工、經商人數的增多,農村兒童留守農村而無人照管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調查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産生了近2000萬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占86.5%.他們失去父母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群體的關注。2008年8月底到2009年6月底,我們到了鎮雄縣場壩鎮摩多小學進行爲期接近一年的頂崗實習支教生活。在這段時間中,我們在平時休息的過程中走訪了一些家庭,對農村留守兒童也有了一頂的了解!結合此次調查,現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現狀、成因及對策,提出如下調查意見。

  一基本概況

  我們實習的地方是相對較貧困的農村地區。這個地方生活條比較艱苦,自然環境也較爲惡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爲了改變這中現象,在社會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年輕人紛紛外出到沿海發達地方打工。在這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這一類型!年輕人外出大工就把家裏的孩子留給父母和親戚來照顧!這就是大部分“留守兒童”的來源!

  我所教的班有96個學生,其中就有30多個孩子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裏的問題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偏差、作業常常不按時完成、有孤獨感和失落感的傾向,不願與其他同學和小朋友交流、有嬌縱、任性等壞脾氣……

  二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這些孩子由于父母長年在外務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朋友作爲臨時監護人,由他們照管孩子的一切,當然其中還存在家中無人看管的現象。根據留守兒童家庭狀況,家庭環境及臨時監護人的文化素質,年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留守兒童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無能爲力,隻管“吃”的放縱型。

  這部分兒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條件差、監護人監護能力低的家庭。這些人群年老、體弱、文化低、見識少、負擔重。他們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種一大家人的田地、喂養豬牛等,他們天天忙于農活,根本就無暇顧及孩子了。他們僅僅對孩子煮煮飯、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農忙季節,連吃飯都顧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飯或挨餓。許多孩子還承擔起家裏全部家務事,有時,連幾歲地孩子也得下地幹活兒。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對于“聽話”的孩子很滿意,不聽話的孩子隻是說說而已。關心學習更無從談起。對于孩子心裏想的什麽?需要什麽?有什麽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沒想到要關心。其實,這一現象在留守兒童家庭裏普遍存在。他們的父母忙于掙錢,自己和祖父母忙于農活、家務,對自己的教育、成長都無人關心,使自己本應得到溫暖、關愛的童年變爲“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隻顧“給”的溺愛型。

  很多留守兒童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溝所緻,爺爺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裏各方面都給予“關愛”,常常是孩子要什麽就給什麽,甯願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讓孩子玩好、吃好,對于生活細節不予指導或誤導。出現了問題往往是包庇、慫恿,嚴重的說說而已。這樣,孩子養成了嬌氣、任性,習慣以自我爲中心,缺乏互助互愛體驗,怕困難、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裏人的寵愛,家庭教育的艱巨性由此加大。寵壞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經常對人無禮貌,喜歡惹是生非,學習懶散……。

  (3)寄居他家,無法管的放縱型。

  農村留守兒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養在親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因爲他們畢竟不是和自己的親人一起生活起居。他們中有一些人總感覺在親戚家裏畢竟沒有在自己家裏那樣自由,束手束腳的,看起來膽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離開了親戚,就像老鼠離開了貓,他們就無法無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膽子很大,親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親戚頂撞,親戚稍微說重了,就懷恨在心或是逃離出走,使得親戚無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隻能放任自流了。

  因此,這個群體的孩子通常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1、學生成績不佳,在校表現不優。進入學齡階段的兒童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其主要任務是學習: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創造。但據調查,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中,小學階段的學習興趣還比較濃,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都還較好,優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階段,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極少的留守兒童能表現爲優秀,我們調查中發現,初中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都優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學習和生活習慣都很差且行爲出現問題的兒童卻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問題兒童”中,留守兒童占80%。

  2、親情缺失嚴重,心理發展異常,。青少年期是個性發展和形成的關鍵時期,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對青少年個性的健康發展起着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們由于其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親人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導和鼓勵......久而久之,無助感,失落感和被遺棄感逐漸形成,嚴重影響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長。調查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留守兒童與父母很少見面,缺少溝通。其中,與父母見面半年一次的爲53%,一年一次的爲44%,兩年一次的有3%,還有一個孩子的父母雙雙外出六年未曾回過一次家。農村留守兒童在個性心理上表現極爲異常,有這樣兩種典型“症狀”: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與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氣暴躁、沖動易怒。

  3、父愛母愛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務工的父母由于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内心往往會出現一種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經濟較爲寬裕,對這些孩子生活的經濟支付能力較強。因此,他們往往對孩子采取物質補償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對孩子的全部的愛,孩子要什麽就可以非常輕易的得到什麽,從不遲疑也從不打半點折扣。這種愛的方式,在兒童的心理邊逐漸形成了兒童的“金錢萬能”的價值觀和“逍遙享樂”的人生觀。他們沒有任何勤儉節約與艱苦奮鬥的概念,沒有人情味,沒有正确的取向與人生取向。

  4、家庭教育缺失,越軌現象嚴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響着青少年的成長健康與否。我們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監管,生活習慣和行爲習慣都不好。在家裏,他們不講求個人衛生,早上不洗臉漱口就吃飯,晚上不洗腳洗澡就往被子裏鑽;在學校,他們的學習沒有計劃,沒有興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業現象嚴重,不遵守校紀校規,自由散漫,遲到、早退、曠課現象經常發生。在社會上,他們缺乏禮貌待人的常識,他們中抽煙的有,賭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網吧的更是不乏其人,還有談情說愛的,有些甚至還發生了性行爲。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沒有發育完全之前,對社會上的各種複雜、不良現象缺乏足夠的判斷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導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卻無法給予,從而導緻留守子女極易産生犯罪和越軌行爲。

  留守兒童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有:

  1.監護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責任意識不強。在除父母外的監護人眼裏,認爲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應對孩子更多的愛,否則會使孩子産生扭曲心理,覺得不是自己親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愛自己。二是監護責任不明确。監護人往往從身體健康方面考慮問題,重吃飯穿衣輕學習教養;重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關心兒童在學校和家裏的表現;忽視兒童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三是監護精力跟不上。由于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有的甚至同時要監護幾個留守兒童,放在每個留守兒童身的精力就不夠。再加上自己身體狀況差,本身需要人照顧,因此對留守兒童的教育隻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四是監護人自身素質較低。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來照顧兒童,不知道從法律、安全、衛生知識等方面教育他們,也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從而使留守兒童的教育從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滞後。當今,一方面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卻相對滞後,尤其是邊遠山村。因此,農民不得不想辦法改善家庭經濟生活條件,讓自己孩子擺脫這種祖祖輩輩都無法擺脫的困境。當最基本的生活問題都無法解決時,他們隻能選擇進城務工賺錢來養家糊口,從而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因此,我們認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滞後是造成那些留守兒童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長缺乏家庭可持續發展觀念。我們通過調查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雖然經濟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窮困潦倒、無處安身,他們大多是可以在家鄉通過辛勤勞動來維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們卻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給孩子成長提供充實的經濟支持,不惜抛家棄子,離鄉背井而進城打工。他們唯一的收獲就是讓他們感到滿足的紙币,而他們失去的是家庭的親情,犧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來越多的、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這些都是他們用金錢無法買到的,更爲可怕的是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發展。

  4、複雜的社會因素難辭其咎。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過早過多涉足社會的各個方面,但由于其天真幼小,無法正确處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紛繁複雜的社會信息與狀況,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網絡遊戲、色情影像、黑社會勢力等等,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把一些與社會和道德格格不入的東西當作時髦去追求,當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把黑的當成白的,把對的當成錯的,進而使他們在自己心理發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存在許多的困惑與問題。比如,抽煙酗酒好爽,奇裝異服好酷,哥們義氣拔刀相助是英雄,談情說愛老婆老公成必須品,等等一切,是大多數留守兒童的身上都存在的問題。這樣的社會環境也給社會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隐患。

  社會因素中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就是:歧視農民工子弟。由于存在部門利益至上的緣故,各級政府已經制定的有關進城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實,進城農民工子弟無法享受與當地兒童同等接受教育的權益。

  三思考與建議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單是外出務工人員的家庭問題或者是留守兒童自身的問題,更是一個全社會都不容忽視的綜合性問題;不單是一個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其自身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關注和解決,家庭與社會都将會爲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此,各個家庭、整個社會乃至各級政府都應該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這一問題,以人的生存與發展爲本,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穩妥地加以解決。我們調查組從近期和長遠兩個方面提出我們的建議。

  鑒于目前留守兒童群體客觀存在的現實,我們建議近期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機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是全社會的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努力。建立以市、縣(市、區)、鄉(鎮)政府爲主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責任制,縣(市)、鄉(鎮)政府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行動計劃和具體措施,實行屬地管理爲住的原則,将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對縣(市、區)、鄉(鎮)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目标,形成政府、學校、社區、家庭、鄰裏多方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實相關法律政策,保證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權益。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接受教育的制度和機制,使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當地兒童同等的受教育權益。對已有的政策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強監督和落實,不要紙上寫的“同等”,實際操作中人爲地制造各種障礙。享受均衡的現代教育,是每一個孩子包括農村孩子應有的權力,也是我國政府的總體教育目标。同時,要改革學籍管理方式,爲異地農民工子弟建立流動學籍,要取消異地學生必須回原籍地參加中考、高考等制度,要取消各種名目的借讀費、建校費、捐資助學費,最大限度地降低進城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學的門檻,保障其享有與當地兒童相同的接受同等教育的權益,使長期在外務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上學,從源頭上減少或消除留守兒童群體。

  3、培養和扶持以民間組織爲依托的農村留守兒童服務機構。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之前,各級政府應該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民間資金和社會力量興辦留守兒童服務站等多種形式的托管服務機構,利用社會優質資源(如優秀退休教師等),切實爲農村留守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健康成長服務。

  4、下大力氣優化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社會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但與此同時,大量的社會矛盾也日益加劇,使得年輕一代成長的社會大環境在不斷惡化。因此,各級各部門必須下大力氣從小事抓起,嚴肅治理在不斷惡化的社會環境,嚴厲打擊破壞兒童成長環境的人和事;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大忻襟w要圍繞關愛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成長的主題,一方面宣傳“以人爲本”“兒童優先”“爲國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觀念新風尚,另一方面用積極的健康的題材武裝青少年一代的頭腦,引導他們正确辨别是非,引導他們積極向上生活、學習和做人。

  然而,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全社會,尤其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幹部,堅持以人爲本,樹立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努力構建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社會。

  我們必須全面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途徑。目前,在黨中央的正确領導下,新農村建設可以說是熱火朝天,農村正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很多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示範片都是在基礎較好的地方迳咸砘ǜ?弦粚訕堑男滦驼?児こ蹋?嬲??A差經濟落後的地方卻無人問津,可以說是從未盼到過高級領導的“現場辦公”,緻使新型落後地區在産生,新的不和諧在形成,我爱范文,緻使種地方的農民不得不繼續通過進城打工的途徑來維系家庭的生存,從而導緻留守兒童群體和留守兒童問題有增無減。因此,落實黨中央的加快新農村建設任務,我們應該堅持全面發展觀,不僅“迳咸砘本文2024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汇总整理到此结束,字数约8578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门客文学网往后会继续推荐2024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汇总相关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