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在正确认识国际发展环境、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科学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解决现实矛盾和长远发展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什么,以供大家参考!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强调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同时,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其次,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e79fa5e9819331333264663030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以上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它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要适应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最后,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是,由于一些国家在社会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致使世界发展遇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有的国家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有的国家则出现了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它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的认识和实践上取得的积极成果。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1)科学发展观提出是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自觉回应。人类的发展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发展观的进步是20世纪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吸收了国际社会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借鉴了世界经济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发展潮流总体趋势的敏锐把握和新的觉醒。
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普遍关注始于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战后重建、发展经济成为许多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经济增长成为普遍共识,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尺。应该说,这种发展观对于促进战后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也带来了经济结构失衡、资源极大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等严重社会问题。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石油危机,是对西方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提出的严峻挑战。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向人类敲响警钟: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消化吸纳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经济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这个警示对新的发展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10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聚集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作出了关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新发展观的特点是摒弃了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以大量能源和资源消耗以及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而把充分就业、公平分配、消除贫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作为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3年1000美元向2024年3000美元跨越的阶段。这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看,这个阶段在发展上采取不同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只有认真总结和吸取国际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妥善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我们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以宽广的世界眼光观察世界,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积极借鉴当代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具体体现,反映出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2)科学发展观提出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国情的变化,是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立足点。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极为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现有13.7亿人口,决定了改善民生的任务特别繁重。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我国国情中客观存在的长期因素。目前,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5%,城乡差距仍然很大,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总之,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矛盾突出等,决定了我国长期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实践的总结与升华。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励精图治,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一段时期里,由于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片面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给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是也应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也有一些需要认真反思和吸取的教训。比如,在创造和积累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出现了资源消耗过多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问题;在克服平均主义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等等。特别是2003年“非典”疫情的突袭,暴露出我国公共事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严重疏漏和薄弱环节,给全党以深刻启示,引发了全社会对深层次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思考。这些情况,也都催生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也是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探索过程。回顾建国6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教训弥足珍贵。实践证明: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不能脱离国情、超越阶段、急于求成,必须防止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要处理好农轻重、积累和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实现较快增长;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这些宝贵经验的取得,集中反映了党对走什么发展道路、怎样发展得更好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吸取这些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全面总结长期以来我国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和智慧。
(3)科学发展观提出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选择。21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国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十六大后,党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
同时也要看到,伴随着新局面的到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特征,出现了阶段性的重大变化,这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但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总体上还较低;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工业化进程加快,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国际化趋势明显,但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绩,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但社会管理还面临一系列急需解决的新课题,等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阶段性重大变化,要求党和国家必须准确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趋势,与时俱进,实现发展观上的新飞跃。科学发展观就是着眼长远和全局,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并实施的,是党中央着眼于当前正在做的事情,着眼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而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关于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是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门客文学网往后会继续推荐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是相关内容。